首届南开大学科学研究奖重大成就奖获得者周其林——以卓越科研“浇灌”育人之花
编者按:
南开大学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过程中构建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两大教师荣誉表彰体系。6月30日,南开大学首届科学研究奖颁发。我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文学院教授罗宗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获得首届南开大学科学研究奖重大成就奖。该奖授予为学校科研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其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创新性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学术贡献或社会经济效益。
此外,陈瑞阳、陈永胜、卢桂章、卜显和、乔以钢、盛斌、唐梓洲、王南湜、王先明、朱光磊等科研工作者获得首届南开大学科学研究奖杰出贡献奖。包群、程方益、丁丹、丁见民、贺佳、郭东升、李响、刘遵峰、宋道红、王永进等科研工作者获得首届南开大学科学研究奖青年创新奖。
为营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学科发展的新突破,现分期刊发重大成就奖获得者罗宗强先生、周其林院士的报道文章,进一步激发南开师生学习前辈师者、投身教学科研的热情,不断加快南开大学“双一流”建设步伐。
“如果把我六十多年的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真正开始做点贡献的是后二十年,是在南开完成的。”6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日前获得南开大学首届科学研究奖“重大成就奖”。在颁奖典礼上,忆及二十年多前选择南开的原因时,周其林用八个字概括——学风扎实、学生勤奋。
周其林院士
在旁人看来,这八个字与周其林的“气质”颇为相符。二十年磨一剑,周其林和他的团队凭借“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靠的正是那份扎实和勤奋。
然而,熟悉他的师生则从中听出:从教几十年来,在周其林心中,科研和育人重若千钧,未曾有一日改变。做科研——从兴趣出发,坚持“0到1”的原创,不急不躁,板凳坐得十年冷。带学生——务实严谨,身教言传,自豪于“最好的科研成果,是培养出的学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未来科学大奖,在science等国际顶刊发表文章,摘得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尽管各种荣耀加身,但周其林始终淡然从容,大道至简,依旧在化学领域里躬耕不辍,引领更多青年学子爱上化学,打开创造世界的大门。
为学:追求卓越
1977年,作为南京农村的一名普通回乡知青,耕田、除草、收割是周其林每天生活的全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他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学业,第二年,21岁的他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周其林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临近毕业,便已明确未来的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
本科毕业后的十几年,周其林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赴德国、瑞士、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到南开大学任教。自此,在南开大学严谨的学风、厚重的文化之中,周其林勤奋地耕耘在自己的分子世界里,尽情享受着化学之美。
过去20年里,周其林带领团队潜心攻关,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螺环催化剂——国内外同行称之为“周氏催化剂”。这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被用于200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还被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生产。
手性螺环催化剂在多个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都保持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纪录,特别是2011年合成的一种高活性手性催化剂凭借455万的转化数,至今保持着分子手性催化剂的世界纪录。
周其林院士
“手性螺环催化剂带动了手性催化剂的发展,在科学上是有引领性的。”作为“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参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推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谈及推荐原因时说,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和创造,不仅在科学上带来突破,同时带来了催化剂的卓越性能,继而产生了推动药物生产等一系列价值,具有“变革性”。
对周其林来说,力争在基础研究领域创新突破,是他始终不变的追求。然而谈及未来,周其林却表示,手性螺环催化剂还会发展,但不再是课题组今后的主要科研攻关方向。
这一决定令很多人不解,甚至惋惜,作为周其林的学生,课题组成员、化学学院院长朱守非教授则这样认识:“作为基础研究,从0到1的原创性的工作已经完成。至于将手性螺环催化剂应用到更多药物、农药、香精香料等的合成和生产这样的研究工作会有应用型科学家跟进。接下来,周老师会继续带领我们瞄准其它更加基础的领域去研究。”
为人:严谨务实
“一个人精力有限,一辈子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应该及早确立目标并为之努力。”周其林常常这样勉励学生,也照此行动。
1999年,周其林转任南开大学教授。也正是在这一年,他选定了一类螺环结构,来做“周氏配体”。然而,目标远大,探索之路却崎岖难行。
“在科学领域,绝大部分研究是失败的,成功的总是少数。做科研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我认为克服这些困难,主要靠坚持。”谈及最初几年的实验失利,周其林很淡然,“有些人没能坚持,中途放弃或者换了研究方向,但我们坚持了下来。”
“周老师很少有着急的时候,从来没有因为实验进展缓慢批评过我们。”朱守非说,“在以论文论英雄的大环境下,那几年课题组没发什么文章,连我们当学生的都感觉压力山大。”
尽管如此,周其林还是不急不躁。“他从来不把压力传导给学生,还是让我们从容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朱守非对此深有体会,“后来我当了老师,才发现能做到这一点太难能可贵了。”
周其林院士与学生在一起
“要把一件事情真正做好,可不是短时间的。有的人一辈子其实就做一件事,一辈子可能就做一个分子,把它做到极致。”周其林说,做研究千万不能着急,越着急压力越大,也越不敢做原创性、周期长的研究。
一直到2002年,周其林团队终于做出了初步成果,发出了第一篇关于手性螺环催化剂的论文。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周其林团队最初设定的目标一点点变成现实。
坐在基础研究“冷板凳”上的日子,对于周其林来说却充满魅力,“化学是最富创造性的学科。每天都在创造新物质,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每天早晨8点前到实验室,晚上八九点钟才离开,一周6个工作日,周其林的生活如同化学反应一样准确。20年来,他很少缺席课题组的“组会”,有时刚下飞机,拎着行李箱就直奔实验室。
为师:春风化雨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也永远是一名教师。”周其林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也始终珍惜和坚守自己的教师身份。
“我们在高校里做基础研究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从教多年,周其林曾不止一次对同事们提出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教育和培养学生。通过将学生引领到学科的前沿,帮助他们学会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材,才是高校之根、为师之本。
为让学生集中精力做研究,周其林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津贴;为创造舒心的科研环境,他率先对实验室进行改造;他不把学生当劳动力、催促学生们快出数据、早发论文,而是让他们“遵循规则,练好手艺”……
“做学问第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周其林常常提醒学生:做研究就是要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如果你没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考,不去质疑那些所谓的原理、定理,不敢打破常规,一味因循,是做不出新东西来的。
王立新老师在周其林课题组工作了20多年,恭敬地称他为 “周先生”:“周先生教学生从来不是说让学生怎么样、怎么样,而是言传身教、做给学生看。”
周其林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周其林的课题组还有一个特点,在学生中已传为佳话,那就是它的开放性。无论本科、硕士或博士,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曾有哲学系、英语系的本科生,研究生阶段转学化学,在周其林的指导下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春华秋实、桃李满疆。如今,周其林已为国家培养了70余名优秀博士和硕士,他们大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制药公司任职,其中有多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
2018年5月,周其林把“第六届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的2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在中学教书、一线教龄20年以上的化学教师。这次他又从学校给他的奖金中拿出50万元,捐给“杨石先奖学金”,用于奖励化学学院优秀毕业生。
有人曾经问周其林,你日复一日每天和学生埋头于实验室,不觉得枯燥吗?周其林却笑着说:“没有什么比和我的学生一起探索未知更幸福、更快乐的事了,这让我沉浸其中,我很平静、很享受。”
往期回顾:
*首届南开大学科学研究奖重大成就奖获得者罗宗强——认真超脱的“南开学派”的开创者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
记者:吴军辉
编辑:顾嘉钰
审校:马长虹 乔仁铭